HCIP——OSPF协议基础
目录
RIP的问题(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)
RIP的问题 | 优化解决方法 |
---|---|
收敛慢,故障恢复时间长 | 收到更新→计算路由→发送更新 改为 收到更新→发送更新→计算路由 |
缺少对全局网络拓扑的了解 | 路由器基于拓扑信息,独立计算路由 |
最多有效跳数为15 | 不限定跳数 |
存在选择次优路径的风险(仅根据路由跳数) | 将链路带宽作为选路参考值 |
OSPF(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)
- 工作过程
邻居建立→同步链路数据库状态(LSDB)→计算最优路由 - 邻居建立过程
- OSPF采用组播的形式发送Hello报文(目的地址224.0.0.5)
- 不支持组播的可手动配置
- 链路状态信息
包括:链路的类型,接口IP地址及掩码,链路上所连接的邻居路由器,链路的带宽(开销) - 网络类型
- P2P网络:仅由两台路由互连(支持广播、组播)
- 广播型网络: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路由器通过共享介质互连。是OSPF最常见的网络类型(支持广播、组播)
- NBMA网络: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路由器通过VC(虚电路)互连(不支持广播、组播)
NBMA:Non-Broadcast Multiple Access 非广播-多路访问网络__典型例子:全互连的帧中继链路相连的路由器网络 - P2MP网络:多个点到点网络的集合(支持广播、组播),可看作多个P2P的集合。
没有一种链路层协议默认属于P2MP,必须由其他网络类型强制更改为P2MP
- OSPF的度量方式
- 某接口cost = 参考带宽/实际带宽
- 更改cost的两种方式:直接在接口下配置;修改参考带宽
- 默认参考带宽为100M,计算结果有小数时,取整数位;结果小于1,取1
- 一条路径的累计cost值 = 从源到目的所有路由器出接口的cost总和
- OSPF协议报文头部
使用IP承载其报文,协议号89
OSPF报文类型
Type | 报文名称 | 报文功能 | 说明 |
---|---|---|---|
1 | Hello | 发现和维护邻居关系 | - |
2 | Database Description | 交互链路状态数据库摘要 | 包含LSA的头部信息 |
3 | Link State Request | 请求特定的链路状态信息 | 包含LS Type、LS ID、Advertising Router |
4 | Link State Update | 发送详细的链路状态信息 | 包含完整的LSA |
5 | Link State Ack | 发送确认报文 | 包含LSA的头部信息 |
OSPF邻居状态机
LSA头部(Link State Advertisement链路状态信息的载体,是LSDB的最小组成单位)
LS type 、Link State ID和Advertising Router共同标识一条LSA
- MA网络中的问题
- n*(n-1)/2个邻接关系,管理复杂
- 重复的LSA泛洪,造成资源浪费
- DR与BDR的作用
- DR:Designated Router指定路由器,负责在MA网络中建立和维护邻接关系并负责LSA的同步
- BDR:备份指定路由器,在DR失效时快速接管DR的工作
- 作用:减少邻接关系,降低OSPF流量
- DR和BDR选举
选举规则:基于接口
- 接口的DR优先级越大越优先
- 接口的DR优先级相等时,Router ID越大越优先
- 邻居和邻接关系
OSPF路由器之间建立邻居关系之后进行LSDB同步,最终形成邻接关系
网络类型 | 是否和邻居建立邻接关系 |
---|---|
P2P | 是 |
Broadcast | DR与BDR、DRother(非DR)建立邻接关系,DRother是建立邻居关系 |
NBMA | DR与BDR、DRother(非DR)建立邻接关系,DRother是建立邻居关系 |
P2MP | 是 |